烟台真空预冷设备有哪些

时间:2023年03月15日 来源:

预冷装置的主要优势:1、冷却速度快:20-30分钟即可达到所需的冷藏温度。2、冷却均匀:产品表面自由水汽化带走自身热量达到冷却目的,实现从内到外均匀降温。3、干净卫生:真空坏境下,可杀菌或抑制细菌繁殖,防止交叉污染。4、薄层干燥效应:有医疗保鲜物表皮损伤或抑制扩大等独特功效。5、不受包装限制:只要包装有气孔,即可均匀冷却物品。6、保鲜度高:可保有食物原有色、香、味,延长货架期。7、自动化程度高:可通过压力传感器控制制冷系统和真空系统压力,方便调节真空预冷机的真空度,并且可远程操控,便于监控设备运行和快速解决设备故障。8、高度准确:配备精密式数显温度、湿度控制器,精确控制真空度及湿度。真空预冷可以对雨天采收的果蔬表面去水。烟台真空预冷设备有哪些

烟台真空预冷设备有哪些,预冷装置

真空预冷装置真空度的要求:真空预冷机的工作原理是将需要加工的产品,例如果蔬类产品,放在真空室内,利用抽真空的方法,使果蔬体内水分在低压状态下蒸发,水在蒸发过程中消耗热量,从而使果蔬的温度快速下降。说到抽真空,就不得不提到真空泵,目前真空泵一般分为国产和进口两大类,这个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去进行相应的选择,真空泵也是分型号的,例如真空泵型号为100的,就表示该款真空泵每小时的抽气速率为100个立方,以此类推,数值越大,抽气速率越快。烟台真空预冷设备有哪些预冷装置的技术原理是什么?

烟台真空预冷设备有哪些,预冷装置

预冷装置的特点:1、可安装在运载车上用机动车牵引到需要加工产品的场地进行加工,减少了物品装运费用和损失。真空预冷加工完成后就能直接运到销售点或冷藏库,从而减少了上、下车对物品的损失,同时也减少了水分损失,提高了商品品质和商品价值。2、该设备的关键部分是物品在密封状态下能连续进、出料,而且完全保持真空状态,这样就能冷却速度快,而不至于冻坏物品。间隙式真空预冷加工一般在压力600pa的情况下,加工时间25—30min,该设备压力在600pa的情况下,加工时间可缩短至10—15min,可节约时间一倍以上,节约能源70%以上,因此加工成本就大幅降低,并可提高加工质量,减少商品价值损失。

真空预冷装置的优点:1、保鲜时间长,无须进冷库就可以直接运输,而且中短途运输可以不用保温车;2、冷却时间极快,一般只需二十几分钟,而且凡有出气孔的包装均可;3、对果蔬原有的感官和品质(色、香、味和营养成分)保持得比较好;4、能抑制或杀灭细菌及微生物;5、具有“薄层干燥效应”—果蔬表面的一些小损伤能得到“医治”愈合或不会继续扩大;6、对环境无任何污染;7、运行成本低;8、可以延长货架期,经真空预冷的叶菜,无须冷藏可以直接进高级的超市。真空预冷器不使用时,应保障制冷机组和真空机组不受潮湿空气的影响。

烟台真空预冷设备有哪些,预冷装置

真空预冷装置对于果蔬的作用是什么?果蔬采收后一般需要用冷却方法去除其田间热、抑制其呼吸热,熟食品离开炊器后也需要用冷却方法去除其炊事热。上述冷却均是在加工或包装或入冷库或运输之前,通常称为预冷。快速预冷除去田间热和抑制呼吸热,是易腐生鲜果蔬保鲜的重要的加工工序之一。细菌在30℃-50℃之间繁殖比较旺盛。快速冷却跳过细菌旺盛繁殖温度带,是高温熟食品保鲜的比较重要的加工工序之一。在正常大气压下(压力101.325kPa),水在100℃蒸发。大气压为0.61kPa时,水在0℃就会蒸发。物品会因蒸发水分而冷却。生鲜果蔬、熟食品放在密闭的容器中,迅速不断地抽真空,会不断地、快速地蒸发水分而冷却。真空冷却将引起失水。因被冷却物品的种类差异而不同,但生鲜果蔬的失水率一般约3%。如果失水率小于5%,将不会影响它的外观。预冷装置的注意事项是什么?长沙冰水预冷装置制造公司

果蔬压差预冷与变温贮藏保鲜装置可以实现快速将果蔬进行预冷。烟台真空预冷设备有哪些

真空预冷装置的优势是什么?1、真空预冷机被普遍的使用在生熟肉、禽、鱼以及果蔬等休闲食品或面包、糕点和盒饭等熟食品的包装上,因为可以很好保证食物的口感、色泽、形状及营养,还能有更长的保质期的时间。2、同时真空预冷机还有抑菌的作用,由于现在的空气环境和食物的原理很容易就会产生各种的细菌,直接影响人的肠道和健康。现在的人在讲究养生的饮食之前,就一定要保证食物细菌的不存在。对于未来的果蔬真空预冷机的市场,只会在人们越来越需要的情况下,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。烟台真空预冷设备有哪些

烟台睿加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是以提供移动式压差预冷装置,智慧型无霜冷库,闭式循环干燥装置内的多项综合服务,为消费者多方位提供移动式压差预冷装置,智慧型无霜冷库,闭式循环干燥装置,公司位于隆昌路6号,成立于2018-06-05,迄今已经成长为机械及行业设备行业内同类型企业的佼佼者。烟台睿加致力于构建机械及行业设备自主创新的竞争力,将凭借高精尖的系列产品与解决方案,加速推进全国机械及行业设备产品竞争力的发展。

信息来源于互联网 本站不为信息真实性负责